Tiaozhanbei share
本文最后更新于:2020年12月11日 上午
挑战杯参赛经验分享
挑战杯参赛经验
最近有学弟学妹咨询挑战杯的相关问题,想着之后会比较忙,趁着还有些空闲时间写写挑战杯参赛的时间线、需要注意的问题。鉴于网上基本找不到全面的挑战杯参赛文章,本文会写的比较详细,目测文章会很长,前边一部分是挑战杯整体参赛的概况,中间一部分是挑战杯参赛作品、POST、Slides及答辩细节,最后一部分是挑战杯参赛过程中的点点滴滴。(本文所有涉及项目、学校、老师的部分都作隐去处理,本篇文章将会发布在个人相关账号,未经许可请勿转载。)
“挑战杯”分为“挑战杯”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“挑战杯”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,两者简称“大挑”和“小挑”。大学期间有幸参与了“小挑”,然后自己一个人参加了“大挑”,最后入围国赛终审答辩,作为参赛类别中唯一一个个人项目,唯一一个没有见刊论文的项目,能拿到国挑二等奖也很满足了,本文主要介绍大挑的参赛经验。
什么是挑战杯?
挑战杯是“挑战杯”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的简称,是由共青团中央、中国科协、教育部和全国学联共同主办的全国性的大学生课外学术实践竞赛,竞赛官方网站为www.tiaozhanbei.net 。 “挑战杯”竞赛在中国共有两个并列项目,一个是“挑战杯”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,另一个则是“挑战杯”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。这两个项目的全国竞赛交叉轮流开展,每个项目每两年举办一届。
“挑战杯”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(以下简称“‘挑战杯’竞赛”)是由共青团中央、中国科协、教育部、全国学联和地方政府共同主办,国内著名大学、新闻媒体联合发起的一项具有导向性、示范性和群众性的全国竞赛活动。自1989年首届竞赛举办以来,“挑战杯”竞赛始终坚持“崇尚科学、追求真知、勤奋学习、锐意创新、迎接挑战”的宗旨,在促进青年创新人才成长、深化高校素质教育、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,在广大高校乃至社会上产生了广泛而良好的影响,被誉为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的“奥林匹克”盛会。
挑战杯时间线
挑战杯参赛历程分为:校赛、省(区、市)赛、国赛。
挑战杯组委会一般会在11月左右,下达组织“挑战杯”竞赛的通知,高校一般会在11月中下旬发布校赛的相关规程。
校赛作品一般在12月左右提交,校赛初审一般在第二学期开学之前出结果,初审入围之后在3~4月左右进行校赛答辩。
省(区、市)赛一般在5~6月举行,5月左右需要在系统提交报名表,需要注意的是:一般校赛和省赛间隔时间较短,校赛之后修改完成的稿件一般就直接会申报省赛了,省赛的报名材料是国赛的申请的基础,如果有望入围国赛,在此阶段务必确认最终的参赛人员。
最终是否入围国赛,一般在6月左右能得到结果,挑战杯国赛的申报在6月底至7月初,10月份之前会得到是否入围终审答辩的结果(2019年国赛三等以下大多数项目是不用终审答辩的),最后11月份就是挑战杯国赛的终审答辩。
挑战杯参赛概述
参加挑战杯之前的忠告:
如果目标是国赛,挑战杯比赛并不是一两个月就能得到比赛结果的比赛,单从比赛时间上来看,整个比赛周期接近一年,从项目开始到结束,可能是一年以上的辛勤付出,所以参赛需要慎重,如果说只是参加到校赛阶段,基本上所有的国家级大创都可以试试,随着比赛的推进,时间与精力的投入会越来越多。同时,在参加挑战杯的过程中千万要兼顾学业,不能说参加挑战杯之后课内就放任不管,大学阶段课内成绩在今后保研、出国甚至考研也是相当重要的。
挑战杯参赛项目都是些什么项目:
挑战杯项目类别分为: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、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、科技发明制作A类及科技发明制作B类三个大类共四个类别,涉及生命科学、智能制造、5G技术以及乡村振兴等科技 、社会热点问题。
参加挑战杯的好处:
首先,由于比赛进程的推进,项目中的不足需要迅速完善,专家们提出的问题需要不断改进,参赛过程也是项目一步步优化的过程;其次,随着比赛的推进,你将会对项目有进一步的理解与认识,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,思维与能力都会得到全面的锻炼;最后,挑战杯是一个看成果的比赛,比赛带来的压力有助于项目成果迅速产出。
在项目实施和比赛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:
第一,在进行科研项目之前之前了解学术规范与学术道德,科研过程中养成正确的学术习惯、遵守学术道德规范是极为重要的。
第二,在项目实施之前,针对本专业或导师研究领域进行思考,在文献调研之后与导师、研究团队讨论选题,确定选题之后,再次进行更精细的文献调研,拟定研究方案。
第三,在项目实施之前至项目实施过程中,学习相关专业知识、仪器操作以及软件使用方法,学习文献数据库的建立、学术论文的写作方法,实验过程中养成记录实验过程的习惯,建立良好的资料收集整理习惯。(具体文献管理软件、实验记录方法、资料收集整理方法在网上都能方便地找到)
第四,项目实施过程中,积极与导师、研究团队交流沟通,对存疑的地方进行深入研究,对无法解决的问题进行头脑风暴,尽量自主、独立地完成创新性的研究工作。
第五,比赛之前,需要对论文初稿定稿,如有已发表的论文(论文一作需为团队主要贡献人员),基于已发表论文及新的研究成果撰写新文稿。
第六,明确比赛的每个时间节点,按时完成比赛所需要提交的材料,提前准备答辩PPT、讲稿及材料。
参赛项目的准备
有没有必要写开题报告?
在时间充足的情况下,撰写开题报告有助于理清项目思路,进一步细化项目推进方案,全面了解现阶段当前领域的研究现状,同时也可以作为市赛、省赛、国赛的项目申报的前期准备。开题报告主要从以下几个部分展开:
- 确定项目的科学问题,明确选题的背景与意义
- 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文献综述,进一步论证项目
- 确定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,制定切实可行的研究方案
- 分析当前已有的研究条件与技能,列出目前的技术难点与解决方案,确定项目执行计划与预算
- 点明创新点与项目特色
有没有必要定期汇报?
有人认为去开组会听看似和自己毫不相关的报告是浪费时间,其实不然,每一次组会汇报,都可以当作是一次提升自我的锻炼,在开组会听报告的过程当中,你可以获得别人已经消化过的知识,虽然看似毫不相关,但是如果之后有需要这方面知识的时候你能快速上手;你可以仔细学习别人的讲述优点与缺点,以此改进自己的演讲水平;你可以观察别人PPT中的呈现方式,进一步提升PPT制作水准。同时,组会也是一个提出问题与发现问题的有效解决方案,项目是要呈现给别人的,在最终展示前听取更多人的意见与建议,可以明确听众感兴趣的点,提高报告的听感。
应该养成的研究习惯
- 每周保持一定量的文献阅读,保证能够及时获取相关研究信息
- 做好文献阅读笔记与管理,方便在写作及需要时及时查找
- 做好实验笔记,在实验有问题时能及时溯源,同时保证了实验的可重复性
- 及时与团队以及导师沟通交流,尽早修正项目中的问题
- 学习制作PPT与论文写作的要点,并在有机会时不断锻炼与提升
路演与答辩
本来以为这一部分会写很多,想了想用书面的语言表达起来太耗费时间了,之后做一期视频讲一下我的参赛经验吧!
感谢一直以来关心和指导我的老师、师兄师姐和同学们,一直陪伴我的家人和朋友们。
未来之路虽艰辛漫长,庆幸一路有你们陪伴。
—— Veen 2020/12/11
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,均采用 CC BY-SA 4.0 协议 ,转载请注明出处!